打开APP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更准更快更经济,麻省总医院开发新型液体活检技术,检测HPV相关头颈癌

  头颈癌在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常见癌症,尤其是在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近年来,在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推动下,影响口后喉部的一种头颈癌——口咽癌——的发病率急剧上升,HPV目前约占全美所有口咽癌病例的75%。通过传统方法诊断HPV相关的头颈部癌症患者有其局限性。检查,如手术活检,是侵入性的,而其他检查,如细针抽吸,可能需要重复活

2022-03-03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复旦大学张天宇/马竞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先天性小耳畸形潜在发病机制

  先天性小耳畸形(Microtia),也被称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颅面先天缺陷,表现为重度耳廓发育不全、有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中耳畸形,对儿童的身体和心里产生不良影响。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全耳廓再造和听功能重建手术)有不良后果,而且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张天宇、马竞等在 Clin

2022-03-04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揭示调控不同物种外周循环免疫细胞异质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邱伟教授团队在国际转化医学杂志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科院一区Top,IF=11.49)发表题为 “Molecular mechanisms governing circulating immune cell heterogeneity across different sp

2022-02-14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揭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患者付出努力获得奖赏相关神经机制异同

   快感缺失和动机缺乏普遍存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中,对其内在行为和神经机制的探索对于患者有效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社会功能的康复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快感缺失可能不仅是快乐体验能力的下降或奖赏追求动机的缺损,更可能与情绪体验到付出努力的行为这一转化过程失败有关。以往多数研究仅限于行为学层面的测量,通常只针对一

2022-02-11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神经酰胺合成酶2调控肝脏病理多倍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鞘脂作为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之一,在信号转导和膜运输中发挥重要的控制因子作用。神经酰胺是所有鞘脂类物质的主干,由长链鞘氨醇通过酰胺键与不同链长的脂肪酸结合而成。神经酰胺合成酶(CerS1-CerS6)有六种亚型,每种亚型具有合成不同酰基链长的神经酰胺(C14:0-C30:0)的能力,并具有组织特异性分布。神经酰胺合成酶2(Ceramide synthase

2022-02-02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揭示下丘脑正中隆起衰老的分子特征

衰老是一个伴随着身体生理机能渐进衰弱,从分子、细胞、代谢、组织等层面系统性改变的自然过程。下丘脑正中隆起(mdian eminence,ME)作为下丘脑和垂体的连接器官,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交互的界面。下丘脑内分泌神经元都投射到正中隆起进行激素释放,其衰老会造成激素释放和能量代谢失调,进而导致系统性衰老和生殖衰老。然而,下丘脑衰老的分子机制和细胞特征尚不明

2022-01-22

Genomics:分析探索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基础

近日,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整合选择信号、单性状关联分析以及多性状关联分析,发现了与胴体性状相关的选择信号及候选基因,揭示了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Genomics(基因组学)》。胴体性状作为肉牛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决定了牛肉的产量和质量,是肉牛育种中的关键目标。解析

2022-01-08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的机器学习研究中获进展

  碱基编辑技术可实现精确的碱基转换,当前,有三类碱基编辑器被广泛应用,包括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 base editor,CBE)、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enine base editor,ABE)、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glycosylase base editor,GBE)。2020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

2021-12-14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现长寿蛋白SIRT6治疗血管钙化的新潜能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黄辉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4.808)上发表了题为“SIRT6 protects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from osteogenic transdifferentiation via Runx2 in chronic kidney

2021-12-05

Clinical Chemistry:利用DNA甲基化检测实现胃癌早期无创诊断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汤富酬教授/文路副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付卫教授团队合作,利用团队之前开发的甲基化CpG短串联扩增与测序技术(MCTA-Seq),通过对患者血浆游离DNA中异常高甲基化CpG岛进行基因组规模的高灵敏度测序分析,实现胃癌早期无创诊断及胃癌、

2021-11-23